2012/04/12

轉載: 你一定是眷村長大的

2012/04/12 聯合報  文侯珞怡
那一片片的破牆爛瓦是我的從前,是故鄉的一部分;被推倒剷平了之後再建的高樓,是進步、現代化的象徵,但和我沒關係了 …

我,高頭大馬,走起路來虎虎生風 ,說起話來字正腔圓,做起事來強勢果斷。常有人對我說:「你一定是眷村長大的,一看就知道!」眷村長大的我們,頭上似乎頂著一個無形的眷村光環。到底那是什麼樣?



不時有孩子過生日  總是有包子剛出爐
我是在左營的眷村長大的,周圍的鄰居都是海軍軍官。最早我們被稱為「三家村」,因為我們家和劉伯伯、曹伯伯家共用一個大門,三家之間也只有一些長得不怎麼健康的籬笆樹相隔。三家村裡,剛好三男、三女,六個年齡相近的孩子,整天不是躲貓貓,就是警察捉賊,在院子裡裡外外追著跑。

那個年頭,父母忙著上班討生活,很少有機會外出旅遊,院子和隔壁的幾個新村就是我們的全世界。中學以前,鄰居、老師都是外省人,所以說的、聽的都是「國語」,根本無法了解,原來我們的世界是如此狹小,我們的文化是特別時代下的產物。

三家村的大人,除了我媽是安徽人,其他都是北方人,所以院子裡不時有剛出籠的熱餃子、熱包子。記得小時候,我媽還特別去上課學做麵食,後來我們家周末一定有一天要做麵食,通常由我爸和麵,媽媽擀皮,一家人圍著桌子包餃子、包子。我的全方位麵食手藝,就是從小訓練出來的。

三家村有六個孩子,所以隔不了多久就有人過生日。雖然家境都不富裕,但孩子過生日的時候,少不了蛋糕加冰淇淋,大人小孩全員出席。逢年過節,還有幾位住附近的伯伯也會攜家帶眷過來,讓我們「三家村」更加熱鬧。餃子、烙餅、紅燒肉、涼拌菜擺滿桌,飯後上演大人的餘興節目——搓麻將。

破牆爛瓦是故鄉  眷村回憶成歷史

有一年過年,年初一晚上,大人教我們擲骰子,幾家大人帶小孩擠在曹伯伯家餐廳裡,震耳欲聾的「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」,伴隨笑聲、尖叫聲,加上一次次落在大飯碗裡的清脆骰子聲,那就是童年的感覺吧!多少年以後,我一直想複製那天晚上的氣氛,讓我的孩子也感受一下,卻辦不到。

很多人告訴我,眷村特產就是小太保、小太妹,這我可都沒遇見過。劉媽媽和曹媽媽都是小學老師,我媽也對兒女管教嚴格,所以三家村的六個孩子沒一個打架鬧事。

記憶中劉伯伯砸爛過一部音響,因為兒子聽西洋音樂太大聲,不專心念書;曹媽媽也處罰過女兒,因為她不好好練鋼琴;我也有一架鋼琴,很多年以後,我爸告訴我,當年隔壁兩家都買了琴,他和我媽商量之後決定輸人不輸陣,咬著牙把全部存款都壓上,給女兒也搬回一架鋼琴。所以我從不知何謂重男輕女,我和弟弟都是寶。

上次返台回去看看隔壁的「自治新村」,那個以前我天天騎著腳踏車去找朋友、跟著媽媽去買菜的地方,只剩下一大片瓦礫,景象怵目驚心,我從車窗看了一眼,就再也不願回頭。

而我的「建業新村」也將成為下一堆瓦礫,那一片片的破牆爛瓦是我的從前,是故鄉的一部分;被推倒剷平了之後再建的高樓,是進步、現代化的象徵,但和我沒關係了。

我的足跡,將和那片瓦礫一起消失,「眷村長大的」已經成為歷史名詞,故鄉是回不去了! 

 http://udn.com/NEWS/READING/X4/7021996.shtml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